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了高效的信息服务和可靠的运行保障。本文围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信息设施、安全防范、布线系统、防雷接地及设备安装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各项设计注重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确保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设备的选型和布线细节,强化对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并在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实现建筑能耗的优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确保长期安全、稳定的使用。

弱电智能化工程通用设计说明(弱电系统通用方案)

1. 基本要求

1.1 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

  1. 系统应具备为建筑人员和设备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并能在系统故障时及时报警。
  2. 智能化设备用房的环境条件需满足系统运行要求,面积及布置应留有布线间距和安全操作空间。

1.2 设备用房设计要求

  1. 不应设在经常积水的场所下方,需采取防水措施。
  2. 无关管道和线路不得穿越设备用房,正上方不应设置水管道。
  3. 地面标高应高出本层楼地面不少于 0.10m,地下层不少于 0.15m。

1.3 施工及验收

  1. 母线槽、电缆桥架穿越建筑变形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
  2. 建筑电气工程和智能化系统工程应严格执行运行维护方案,施工验收需注重设备运行和用电安全。

2. 信息设施系统要求

2.1 信息接入和网络系统

  1. 信息接入系统需满足公共信息和专用信息接入的功能,配套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设施。
  2. 信息网络系统需具备信息安全设备和网络安全管理功能,满足使用需求和传输要求。

2.2 通信与广播系统

  1. 公共建筑应配套移动通信设施,确保信号覆盖地下空间和电梯轿厢。
  2. 公共广播系统需支持实时语音广播,紧急广播具有最高优先级,信噪比不低于 12dB。

2.3 厅堂扩声系统

  1. 扩声系统对服务区以外区域不得造成噪声污染,扬声器系统需具备安全防护措施。
  2. 会议系统应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

3.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3.1 基本规定

  1. 安防系统需覆盖实体防护和电子防护,运行期间须防止非授权操作。
  2. 安防设备应通过专用回路供电,具备防破坏报警功能。
  3. 系统需设置登录安全措施,避免使用弱口令,防止网络安全漏洞。

3.2 视频监控与入侵报警系统

  1. 视频监控应覆盖保护区域,支持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和回放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 90 天。
  2. 入侵报警系统需具备对非法进入、断路短路的报警功能,并能准确记录和显示警情。

3.3 出入口控制与停车管理

  1. 出入口控制系统需满足紧急状态下人员通行要求,具备断电备用供电功能。
  2. 停车管理系统需支持车辆识别、防砸车和紧急人工开启功能。

4. 布线系统要求

4.1 室内布线

  1. 电力线缆、控制线缆与智能化线缆需分开敷设,不得共用同一导管或桥架。
  2. 潮湿区域应采用防潮、防腐材料的导管,塑料导管应选择中型以上规格。

4.2 室外布线

  1. 室外埋地敷设的线缆需采取保护措施,不得与地下管道平行布置。
  2. 转角、分支处需设置人(手)孔井,井位不得设置在散水或建筑物门口。

4.3 电缆桥架敷设

  1. 金属电缆桥架每隔 20-30m 应可靠接地,进出配电箱时需采取防水措施。
  2. 桥架通过防火分区时,需用防火材料填充密封。

5. 防雷与接地要求

5.1 防雷装置

  1. 建筑物地下一层的金属构件、管道需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2. 防雷装置应整合金属框架、管道等自然构件,形成统一接地系统。

5.2 智能化系统接地

  1. 智能化系统采用 TN-S 或 TN-C-S 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小于 1 欧姆。
  2. 机房设备外露金属部分应等电位连接,并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25mm²的铜导线接地。

6. 智能化设备安装要求

6.1 设备安装规范

  1. 设备安装需牢固可靠,并采取防坠落措施。吊装设备需能承受设备重量及附加外力。
  2. 导线连接应采用连接器或搪锡工艺,端子连接需加装接线端子。

6.2 特殊场所设备

  1. 屋顶天线应采取防坠落措施,避免设备损坏时伤及人员。
  2. 显示屏单元搬动时应断开电源和信号线缆,禁止带电操作。

7. 无障碍信息服务

  1. 无障碍开关和面板的高度应在 0.85m 至 1.10m 之间,并易于识别和操作。
  2. 公共场所需提供语音或文字辅助服务,确保听觉或视觉障碍者能够获取必要信息。

本文从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建筑智能化的各项要求,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和管理参考,以保障智能化系统的高效实施和安全运行。

展开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1. 1. 基本要求
  2. 2. 信息设施系统要求
  3. 3.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4. 4. 布线系统要求
  5. 5. 防雷与接地要求
  6. 6. 智能化设备安装要求
  7. 7. 无障碍信息服务

相关文章

  •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园区企业逐渐向高(高技术)、新(新领域)、专(专业性)行业发展。未来趋势,园区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研发地,高新企业群集的区域,高新产品孵化和生产的基地。园区规划建设整体性越来越强,更加注重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以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内容。 因此智慧园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本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系列文章主要以智慧安防系统为切入点,系统包括:车辆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视频…

  • 智慧农业项目方案: 种植大棚数字化改造提升

    智慧农业项目方案: 种植大棚数字化改造提升

    对种植大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进行设备多方位的智能化升级,主要包含设施环境采集系统、设施图像监控系统、设施智能补光系统、设施绿色防控系统、设施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大棚的环境信息,温度信息的实时采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实现对大棚的智能化控制,提高温室大棚的数字化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1. 环境采集系统 在种植大棚建设环境采集系统,配置无线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无线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无线二氧化碳传感器,实现环境数据的采集、分类、分时管理和维护,支持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模块化维护,监测模块主要负责采…

  • 双排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项目概况

    双排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项目概况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原有传统机房越来越不适应业务应用快速发展的需要,机房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在新建或改建数据机房的时候,都倾向于使用更精致、安全、灵活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本”微模块数据中心、双排模块化机房效果图及整体解决方案“是基于真实案例,即一个新建档案馆的数据机房,结合众平网站分享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减发表,文章结构见本页末,原文档**数据中心方案书共90页,由单排和双排方案组成,图片图表详实,需要的请联系原厂商。文章列表: 随着信息化…

  •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人员管理系统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人员管理系统

    本文系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其中一篇,主要内容是人员管理系统(或称人员通道管理系统),考虑到阅读方便,本文将标题往上提了一级。 1. 人员管理系统系统组成 针对人员出入口通道控制系统的管理需求,结合实际管理状况,传统方案设计所有进出人员通道控制区域的人员均需刷卡认证后方可通行,但容易出现卡片被盗的情况。 宇视人员管理系统依托于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速通门、人脸门禁来进行人员的权限管理。本系统可将人防和技防有效结合,防止未授权人员随意进入受控区域,确保内部安全及休息、工作不被打扰,实现较为理想的管理目…

  • 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门禁管理系统开门验证方式

    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门禁管理系统开门验证方式

    门禁系统,可以为人员的进出口管理使用,还有助于内部的有序化管理。它将时刻自动记录人员的出入情况,限制人员的出入区域、出入时间;也礼貌地拒绝不速之客。 同时也将有效的保护您的财产不受非法侵犯。集通道安全管理、自动化控制、警报处理、事件记录、多系统联动为一体,对安全防范区域内各场所的人员出入进行控制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和重点场所的自动安全防范的管理系统。本系列文章是整体的一卡通解决方案,文章列表: 1. 门禁系统拓扑图 下图为门禁系统拓扑图,控制室、消防控制器室、重点安全防范区域进行门禁一体机的设置,…

  • 机房建设上走线还是下走线?数据中心上下走线方式优劣分析

    机房建设上走线还是下走线?数据中心上下走线方式优劣分析

    咱们在机房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中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个问题:是采用上走线还是下走线方式?除了我们自己,一般的甲方也会关注这个问题,当问及咱们专业施工人员,你该如何作答?希望看完此篇你将有新的答案! 在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走线方式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关于上下走线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还需要讨论吗?事实上在上下走线所隐合的问题不仅仅是布结那么点事,对机房整体规划乃至其他系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有必要讨论分析一下。做好一个数据中心项目就需要很多规划,大的方面出如防雷、空调、网络、布线等各个系统,对于布线…

- 联 系 我 们 -

+86 186-2315-044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i@zzptech.com

工作时间:9:00~18:30,工作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