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渠流量监测是一项关键环节,它不仅对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也是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管理的基础。通过安装流量计、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支渠中的水流速度、水位变化,可以准确计算流过特定断面的水量,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此外,支渠流量监测还有助于及时发现水流异常情况,如漏洞或堵塞,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管理者能够作出更加精确的决策,比如调整水量分配、优化灌溉计划等,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1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组成
1、仪器结构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站由遥测终端机、多声道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及一体化安装支架组成,提供多种电源管理模式,可实现低功耗工作模式下的双向通信,并具有出色的防雷特性。
2、主要功能
具有大容量 FLASH 存储,数据可以存储 5 年以上。具有 4G/光纤等,支持多中心工作模式,遥测站可向多达 4 个中心站发送数据,每个中心可拥有二种通信信道且互为备份。
支持自报、自报—确认、应答三种数据通信方式,三种通信方式可混合组网。支持掉电、休眠、永久在线三种电源管理模式。支持远程唤醒,响应中心命令。在监测站休眠状态下,中心可以随时唤醒终端机进行数据采集、读取任意时段自记数据或修改监测站配置信息等工作。
2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原理
声学时差法流量计基于流速面积法流量测量原理。与另一种声学自动測速仪器 H-ADCP 相比,声学时差法流量计的测速原理相对简单一些。声波在静水中传播时,有一恒定的速度,此传播速度会随水温、盐度、含沙量的变化发生一些变化,但当水流状况一定时,此传播速度是一定的。
顺水流传播时,实际传播速度为声速加上水流速度;逆水传播时,实际传播速度为声速减去水流速度。于是,在河流上、下游二固定点之间,声波顺水和逆水传播有一定传播时间差,测出时间差就能测得水流速度。用这种方法测量水流速度称为“时差法”。实际应用时,只能将声学换能器装在两岸上下游处。
3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部署
在水下一定深度的两边河岸上建造固定桩,在桩端或桩壁上固定安装声学换能器。有些换能器可安装在专用斜轨上,斜轨铺设在断面线上的两岸岸坡上。声学换能器可以在此斜轨上移动固定到不同水层,适应不同水位时的流量测量。要保证安装好 的声学换能器准确地对准对岸相应的声学换能器, 水平、垂直偏斜角度都要在仪器允差范围内。在很多河流上,要有对换能器的保护措施,例如防撞,防淤,防人为破坏等,这些措施和仪器的安灘设计都 不应对水流发生较大的扰动。
如果需要安装跨河电缆,最好在河底铺设。如果只能架空铺设,要有完善的防雷和防干扰措施。 如果难以安装跨河电缆,不管河流大小都可考虑 不需跨河电缆的响应工作方式。但这种工作方式的 仪器较为复杂,可能会影响使用效果。小河上可考 虑应用简单的反射工作方式。 主机、电源以及可能有的通信传输设备 应安装在站房或仪器棚内。连同信号电缆一起,都必须有完善的防雷措施。
方案详细说明了如何改善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对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附件文档也包含了明渠流量监测系统、支渠流量监测、管道式流量监测系统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原理、技术参数、安装指南等实操信息。此外,文档还提供了关于智能测控闸门的详细介绍……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4
1.1 编制说明 4
1.2 编制依据 4
二、项目概述 4
2.1 项目背景 4
2.2 需求分析 5
2.3 建设任务 5
2.4 建设内容 6
三、系统设计 1
3.1 设计原则 1
3.2 设计依据 2
3.3 总体架构 3
3.4 系统划分 5
四、站点设计 6
4.1 主干渠流量监测 6
4.1.1 轨道车自动流量监测系统 7
4.1.2 多普勒剖面流量(H-ADCP)监测系统 16
4.2 支渠流量监测 3
4.2.1 多声道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 3
4.2.2 管道式流量监测系统 10
4.2.3 雷达流量监测系统 28
4.2.4 多普勒流量监测系统 35
4.3 一体化闸门控制 42
4.3.1 系统介绍 42
4.3.2 编制规范及依据 42
4.3.3 智能测控闸门系统构成与技术参数 43
4.3.4 土建工作 46
4.3.5 安装效果示意图: 47
4.3.6 设备清单 48
4.4 水雨情监测系统 48
4.4.1 系统组成 48
4.4.2 技术参数 50
4.4.3 安装设计 54
4.5 视频监控 58
4.5.1 系统设计 58
4.5.2 技术参数 59
4.5.3 安装设计 62
五、 监测点供电、通讯、避雷建设设计 64
5.1 太阳能板的安装 64
5.2 通讯子系统 66
5.3 防雷配套设计 68
六、现场安装图片 70
6.1 明渠自动流量监测站 70
6.2 移动式明渠自动流量监测站 71
6.3 监控一体化闸门 72
6.4 管道式流量监测站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