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XX 职业学院智慧校园提档升级建设项目》,提取了其中关于机房改造的部分内容。该项目原计划是机房和指挥中心共用房屋,占地面积初步规划约为 160 平方米。依托校园内信息发布、视频监控、消防传感器等物联网数据和信息化管理等数据,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手段,建成一个可用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指挥管理工作,可以提供满足校园管理工作及各类紧急状况所需要的管理中心能力。同时通过建设一处行之有效的智慧校园指挥中心,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业务系统整合在一块,实现校园安全管理、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物联网安防设施管理等功能,通过对上述各种系统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为学校提供数据支撑及保障,并为校领导的业务督导、应急管理中心和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1. 机房装修工程
1.1. 防静电设计
针对数据中心机房静电产生的原因,本机房工程,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静电防护措施:计算机设备采用屏蔽电缆,线缆穿管或金属桥架安装,切断静电放电时对计算机系统内逻辑电路的干扰途径,并使静电不通过半导体元器件放电;墙面的钢板饰面、地板支架均做接地处理;在装修材料上将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比如抗静电地板等。
1.2. 防尘设计
机房防尘按国家机房规范 GB50174-2017 的的尘埃标准:主机房的空气粒子浓度,在静态或动态条件下测试,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径大于或等于 0.5μm 的悬浮粒子数应少于 17600000 粒。本工程装修设计针对机房防尘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机房选用不起尘的装修材料,对地板下空气循环区域进行防尘处理,刷防尘涂料;机房对外的门采用钢质防火门并做好密闭处理,使机房外面的空气不能轻易进入;机房内采用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和独立新风系统,对于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应进行过滤处理(中效、亚高效过滤);机房内保证室内正压大于 4.9~9.8Pa,使室外的尘埃不易进入室内。
1.3. 防水设计
本机房工程工程装修设计针对机房防水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机房的顶、地、墙面做好保温处理,防止出现结露;做好机房内送回温度的控制,保证机房始终处于干工况环境;为使产生水情能及时处理,在可能产生水的地方(精密空调四周)采用漏水报警系统;
1.4. 防火设计
本机房工程装修设计针对机房防火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隔断墙、地面、墙身、门窗等均应采用不燃及难燃物质,隔断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隔断墙上的应采用钢制防火门,地面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饰材料,顶面和墙面采用不低于 A 级的装饰材料。工作层设有消防报警探头,全方位检测;机房内线缆采用阻燃线缆,并线缆管内敷设;机房内通风、安防等系统与消防联动;风管通过防护分区隔墙时设置防火阀。
1.5. 防鼠虫害设计
本机房工程装修设计针对机房防鼠虫害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机房建筑结构处理时,封堵本工程范围内的区域与其他区域及屋面相通的孔洞,并对进出机房的线槽孔洞之间的空隙进行严密封堵;装修过程中原则上不使用木材,局部地方的零星材料进行防虫害处理;对机房内的电缆电线采用线槽、线管保护,线槽与设备之间相连的线缆采用金属软管保护;加强机房环境的管理,禁止可能引起鼠害的东西(如食品)带入机房。
1.6. 灯光设计
本工程装修设计针对机房照明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光线柔和,适合人体的生理需要;照度合理,避免眩光;灯具选型美观大方同时兼具节能功效。
2. 机房电气安装系统
本次设计的中心机房配电干线采用二路独立的专用配电桥架引入机房智能配电列头柜。终端配电线路用低烟无卤阻燃铜芯电缆,电缆桥架的布置不应阻断气流通路。机房内负载分为以下几大类:
- 机房照明用电:主要分为常规照明用电、消防紧急照明用电。
- 机房日常维护用电:如维护插座、维修设备用电、清洁维护用电等机房维护管理用电。其电源负载条件较为复杂,安全保障性差,对上级供电系统干扰大。
- 计算机设备用电:主要为单纯的计算机类负载,如:系统主机、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通讯设备等。其电源负载条件较为单纯,对电源质量要求较高,有多种类型供电需求保障要求,对上级供电系统无不良的影响。
- 空调设备用电:主要为机房精密空调、新风机组、防排烟系统等与机房空调设备有关的设备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将根据设备保障安全等级,进行供电条件分级管理。机房空调还要区分为一般动力、不间断制冷动力电源。
3.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1)本项目机房接地系统采用与大楼联合接地方式,从大楼接地点引入二路接地专线至机房,但需检测大楼联合接地桩,接地电阻 R≤1Ω,方可使用(如果大楼联合接地桩接地电阻大于 1Ω, 将做降阻处理。如果降阻处理后仍然不能满足接地电阻 R≤1Ω的要求,需单独打地桩做接地)。
2)信号电路、电源电路、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不应使用共地回路。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
3)机房装修所采用的导线符合消防安全。室内导线全部采用新型阻燃电线、电缆。为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和防电磁干扰,所有金属线槽、金属线管必须全部可靠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4)接地方式:机房的接地应当有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以上接地方式均需符合国家规范及相关项目建设标准。
5)机房内应建立接地网、接地引入线、地线汇集线排和接地线组成的接地系统。本项目机房内新建接地网接地装置,机房内接地系统由机房内就近等电位接地箱引入。
6)地面与活动地板之间应设防静电的接地网,连接的导体采用截面不小于 40*3 毫米的铜排。各机房抗静电活动地板的接地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6 mm² 铜编织带,由机房的地线汇集线排引接。
7) 机柜外壳用 2 根不同长度的 6mm2导线与接地网格螺栓连接;
4. 机房 UPS 设备系统
鉴于不间断电源系统在整个中心机房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制订并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略……技术先进的“高频机”,采用 PWM 脉宽调制的 IGBT 整流技术,其工作时,几乎不产生高次谐波,对电网无污染;UPS 的输入功率因数也极高,电压和电流相位不偏离,电网利用率高。
5.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本次设计参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GB50174-2017),并结合实际使用经验及造价,旨在为业主提供一套先进、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在数据中心高密度环境下,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并节约安装时间,需采用预端接光缆解决方案,即光缆需要在工厂进行两端连接器的预端接。
数据中心水平主干布线应采用 6A 类屏蔽双绞线能支持至少 500Mhz 带宽。为实现较好的线缆强度、和尽可能减少四对线对间近端串扰的影响,线缆需采用中心十字骨架隔离 4 对线对;线缆护套具备屏蔽层。各铜缆布线端口模块需采用 6A 类屏蔽模块应能支持至少 500Mhz 带宽,应采用模块接地及尾盖接地双重接地保证全屏蔽结构。要求采用厂商原装 6A 类屏蔽跳线进行所有的跳接,跳线需采用低烟无卤护套(LSZH);6A 类屏蔽铜缆跳线可以提供不少于五种跳线护套颜色和尾盖颜色以区分不同应用,长度可从 1 米开始提供;铜缆跳线需采用加长的锁扣,便于在密度较高的环境下插拔和维护。
数据中心主干需采用单模 OS2 预端接 MPO 光缆以支持 10G、40G、100G 应用,预端接光缆需满足 ISO/IEC11801 2nd Edition 2012 A2 2012、TIA/EIA 568 C.2、IEC 61300-3-45 对单模 OS2 预端接光缆的全部要求。预端接光缆应支持即插即用,应采用非带状光缆以保障其机械弯曲和拉伸强度,结构应具备芳纶材料以加强光缆拉力,光缆需采用低烟无卤护套(LSZH),阻燃需满足 IEC 60332-3-3C 要求;光纤应采用微束型结构。低损型单模 OS2 预端接 MPO 光缆最大连接损耗应≤0.35dB。
数据中心用于支持 10G 应用时,连接多模 OM4 或单模 OS2 的 MPO 预端接主干光缆时需采用 MPO-LC 光纤卡座,MPO-LC 卡座需满足 ISO/IEC11801 2nd Edition 2012 A2 2012、TIA/EIA 568 C.2、IEC 61300-3-45 对 MPO-LC 卡座的全部要求。MPO-LC 卡座应支持即插即用。低损型 MPO-LC 卡座的最大插入损耗应≤0.35dB。
数据中心用于支持 40G/100G/应用时,连接多模 OM4 或单模 OS2 的 MPO 预端接适配器(适配器面板),该适配器用于安装在 MPO 光纤配线架上,支持 MPO 预端接光纤跳线和 MPO 预端接光缆的连接。
光纤跳线应能提供用于 10G 连接的 LC 连接器和用于 40G/100G 应用的 MPO 连接器,插入损耗≤0.25dB,满足 IEC 11801 以及 TIA 568.C 所规定值,能支持 1G、10G、40G、100G 以太网或 LC 光纤通道等应用。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核心,其建设项目显得尤其重要。以下项目(不是上文小机房)的施工图涵盖了中型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装修、供配电、防雷、空调等关键基础设施。这些构成了数据中心可靠运行的基础,确保了其在处理海量数据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装修部分考虑了数据中心的特殊性,不仅追求实用性和安全性,同时也着眼于提升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除了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图还特别强调了综合布线、动环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确保了数据中心内部通信的高效和可靠,而动环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则是实现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控数据中心的电力、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保障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消防系统的设计则从安全角度出发,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整体而言,这些施工图凝聚了对数据中心各个环节细节的深入考量,为建设高效、安全、可靠的中型数据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