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以来,现代教育体系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先后出台《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等一系列蓝图、标准、规范性文件,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发生重大转变,建设理念开始从“技术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智慧校园建设从“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到“重在建设人与教育环境新生态”转变。
智慧校园建设的项目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国家已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进一步明确了“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构建适合实际情况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对于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智慧校园建设的项目依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 号);到 2022 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南》(教信推办〔2014〕20 号);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管办评”三大体系的构建形成、分而不离,信息化是核心支撑。
(3)《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教信推办〔2012〕17 号);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对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技〔2012〕5 号);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5)《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 号);“十三五”期间,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7)《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教信推办〔2013〕8 号);其具体内容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8)《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南》;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依据国家和行业信息安全保障要求,根据系统安全保障实际需要和系统结构特点。
(9)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 50 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
(1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国办发〔2016〕10 号);到 2020 年,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10%。
(1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 号);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 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12)《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为了进一步促进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13)重庆市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 年)。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发展智慧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 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 号)等精神,结合重庆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14)《重庆市教育现代化 2035》;推进重庆教育现代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理念。
(15)《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实行)》。立足重庆教育信息化现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全过程的融合创新,呈现三个鲜明特征。一是注重深度应用。以智慧应用为重点,关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各环节应用需求,以推动数据智能化产生、推送、分析及应用为主线,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深度融合。二是注重分类指导。
本项目信息化现状
XXX 新区高中及初中学校总建筑面积 228047.69 平方米,其中高中部分 139966.56 平方米,初中部分 66496.33 平方米,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 21584.8 平方米。高中部拥有各类教室 234 间,其中普通教室 150 间,专业教室 60 间,合班教室 24 间,初中部拥有各类教室 137 间,其中普通教室 90 间,专业教室 47 间。
由于 XXX 新区高中及初中学校为新建校区,校园信息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将通过本项目完善信息化建设。本系列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分享了一个中大型普通中学智慧校园的真实案例,该项目公开招标中选的价格逾三千六百万元,项目内容繁多详见目录。另外本站在分享时为方便阅读删减、重构了部分内容,原始方案见系列第一篇文章分享的附件。
本系列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分享了一个中大型普通中学智慧校园的真实案例,该项目公开招标中选的价格逾三千六百万元,项目内容繁多请点击目录中的链接查看相关章节。另外本站在分享时为方便阅读删减、重构了部分内容,原始方案见系列第一篇文章分享的附件。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
1.1 建设内容 1
1.2 建设思路 1
第二章 建设背景 5
2.1 项目背景 5
2.2 项目依据 6
2.3 信息化现状 9
第三章 需求分析 11
3.1 政务目标分析 11
3.2 业务功能分析 12
3.3 用户角色分析 13
3.4 安全需求分析 14
3.4.1 业务保障安全需求 14
3.4.2 信息安全合规性需求 15
第四章 建设目标 18
4.1 稳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办学水平,促进办学质量提升 18
4.2 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18
4.3 为学校日常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提供高效智能管理服务支撑 18
4.4 打造便捷、高效、丰富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和宣传的渠道 19
第五章 建设内容 20
5.1 建设范围 20
5.2 标准规范 20
5.2.1 行业标准规范 20
5.2.2 技术标准规范 21
5.3 总体设计 22
5.3.1 设计思路 22
5.3.2 设计原则 27
5.3.3 架构设计 29
5.3.4 技术路线 33
第六章 技术方案 44
6.1 校园数据管理平台 44
6.1.1 数据基础管理 44
6.1.2 数据资源管理 45
6.1.3 数据服务应用 47
6.2 应用支撑服务平台 48
6.2.1 基础信息管理 48
6.2.2 接入规范管理 50
6.2.3 开放应用中心 57
6.2.4 统一认证平台 57
6.2.5 视图开发平台 59
6.2.6 可视化分析平台 60
6.2.7 地理信息系统 62
6.2.8 消息支撑平台 63
6.2.9 快速开发框架 64
6.3 “教学考评管”应用 68
6.3.1 智慧教学:智慧授课系统、作业管理系统、翻转课堂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出题组卷系统、错题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6.3.2 智慧学习、英语听说教学习系统
6.3.3 智慧考试:网上阅卷系统、质量分析系统、英语听说模考系统、
6.3.4 智慧评价 132
6.3.5 智慧管理:选排课系统、校园 OA 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检查系统
6.4 云平台设施 179
6.4.1 数据机房:机房建设概述、机房装修方案、机房供配电及 UPS 系统、机房新风系统、机房安防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消防系统
6.4.2 云平台建设,指智慧校园硬件云平台基础设施,详见附件
6.5 网络设施 257
6.5.1 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概述、有线网系统、无线网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6.5.2 IP 广播系统 303
6.5.3 综合布线系统 309
6.5.4 室外管道建设 316
6.6 终端设施 328
6.6.1 教室教学多媒体系统 328
6.6.2 精品录播系统 343
6.6.3 计算机教室云桌面系统 349
6.6.4 智能班牌 354
6.6.5 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 362
6.6.6 校园多功能厅信息化系统 369
6.6.7 会议室信息化系统 400
6.6.8 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校园一键紧急求助报警系统、
6.6.9 标准考场/教室云录播及远程教研巡课系统 426
6.6.10 校园一卡通系统 463
6.6.11 校园电视台 476
6.6.12 校园信息发布 LED 高清显示屏系统 481
6.6.13 考场监控中心大屏系统 492
6.6.14 光明饭堂 497
第七章 制造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504
7.1 质量控制措施 504
7.1.1 质量控制制度 504
7.1.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06
7.2 质量保证措施 516
7.2.1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516
7.2.2 质量保证体系 516
7.2.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8
7.3 质量保证流程 520
第八章 交货及安装计划和保证措施 521
8.1 交货及安装计划 521
8.2 保证措施 521
第九章 培训服务方案 522
9.1 培训目的 522
9.2 培训服务流程 522
9.3 培训方式 522
9.4 授课人员安排 523
9.5 培训内容 523
9.6 培训方案表 524
9.7 培训效果评估 524
第十章 售后服务方案 526
10.1 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526
10.1.1 技术支持与服务原则 526
10.1.2 技术支持与服务目标 526
10.1.3 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527
10.1.4 服务监督管理机制 527
10.2 售后服务团队办公地点及成员数量 527
10.3 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527
10.3.1 服务范围 527
10.3.2 质保期内的服务时间 528
10.3.3 质保期外的服务时间 528
10.3.4 技术支持与服务流程 528
10.4 系统应急方案 529
附件一:交货及安装计划 542